Sep 22

中秋节(一) 晴

碟舞飞扬 , 10:47 , 网海拾贝 , 评论(0) , 引用(0) , 阅读(2165) , Via 本站原创 | |
一提起中秋节,大家都会联想到月亮。确实,如果说七夕节联想到牛郎织女星,是一个星节,那么中秋节就是中秋月,想到月亮,是月节。

我们远古的先民白天看到太阳,夜晚就看着月亮,月光投泻在大地上,看到月出月落、月圆月缺,是什么力量支配着它呢?很神秘,它影响着人类的命运,所以对月亮、月光产生了一种崇拜,叫“月亮崇拜”,祭月、拜月。

拜月仪式在周朝,3000年前就有了,后世的帝王都要祭月、拜月,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时代帝王祭月、拜月的场所。

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,对月亮敬畏、崇拜的心理逐渐淡化了,而不断发展为一种对月亮的欣赏。赏月、玩月,这样一种欣赏的态度。唐代时赏月、玩月已经发展得很兴盛了,唐代诗歌很多都是描绘月光、月亮、欣赏月亮、玩月亮的。

唐代欣赏月亮时人们发现,八月十五是月亮又大又圆又亮的时候,“十二度圆皆好看,最团圆夜是中秋”,“月到中秋分外明”,它确实有气象学上的依据,八月中秋这时天清气爽,空气湿度比较低,云也比较少,所以八月十五的圆月是最亮最大的,人们在八月十五赏月,唐代时就很发达了。

再加上八月十五时是秋收,就像人们说的,“中添一轮月,秋野万里象”,秋收的喜悦,这时大家的心情格外好,所以八月十五成了一个很大的节日,中秋节。

中秋节赏月、玩月形成了中国人喜爱山水、喜爱自然的突出表现,人们在赏月过程中逐渐发现登高、临水是最佳赏月的地方,“登高人近月”,登上山,人好象靠近了月亮,而临水月近人,所谓“江清月近人”,临水时月亮和人特别靠近,好象用手就能捞到月亮一样,传说中诗人李白不就是因为捞月而溺水的嘛。所以,登高赏月、临水赏月,成为了大家最高兴的一种愉悦身心、接近自然、欣赏月亮的最好环境。

中华儿女对月有一种特有的文化心理,月亮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逐渐成为了一种积淀,成为了一种民族心理,而中国人写月亮的诗特别多,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最突出的一个人,李白写月亮的诗非常多,妇孺皆知,小孩都能背的《静夜思》,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,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把儿童带进了月光的世界,而且把儿童带进了由月光思念故乡、思念亲人的境界里,把中国儿童对月亮的亲近感、对故乡的热爱连接在了一块儿,造成了中国儿童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特有的(对)月亮的感觉,对月的文化心理,这种文化心理一直把儿童带进月亮的世界里,带进一个如梦如幻的儿童心理世界中。

月亮就像一只温柔的手,月光是清淡的,就像一只温柔的手牵引着中国的儿童,跟随着嫦娥姐姐走进月宫游览。

月亮是朦胧的,月朦胧鸟朦胧,有一种朦胧的美,月光带着我们的童年时期,把整个童年时期引进了一种如梦如幻诗一般的境界,伴随着童年的成长。深深积淀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。

我们很多学者和外国朋友接触时会问他们,你看到月亮有什么特殊感觉?他们很茫然,说不出来。但中华儿女不管走到千里之外(还是)万里之外,飘洋过海(不管)走到哪里,对着月光都有一种共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,都会联想到故乡、亲人,这种文化心理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。

李白的诗《静夜思》是从儿童开始大家就接触的,李白写了各个层次、各个年龄段、各种不同意境的诗歌,大家很熟悉的《月下独酌》,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”,一个人在花间喝酒,没有相亲近的人。这时怎么办呢?天上有月亮,他就“举杯邀明月”,举杯跟明月对饮,“对饮成三人”,月亮、自己、地上的影子,成了三个人共饮。“我歌月徘徊”,“我”在歌唱的时候月亮也在摇晃、徘徊,“我舞影凌乱”,我在边喝边舞时,月光所照射的影子也在那里晃动。

花间独酌,本来是独酌,一个人在那里喝酒,结果成为了三个人,月亮成了自己最亲近的朋友伴随着他喝酒,伴随着他歌唱,伴随着他舞蹈,诗人把自己融进了月光中,融进了月亮里,共融,是这样一种亲近的关系。

李白还有《把酒问月》“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”,我要去攀明月,太高了攀不到,但月亮走的时候却跟我相随,我走到哪儿它跟到哪儿。“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”,当今的人见不到古代的月,但今天照着我的月亮曾经照古人,照着几百几千年前的古人,这就把人跟月的关系提升到了一种哲理的高度。大自然是长久的、永恒的,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,问天、问月,对着月亮产生了许多哲理思考,对人生的思考、对大自然的思考,把对月的感悟提升到了一种哲理的高度,这是李白写月。

宋代大词人、大师人苏东坡写月大家都很熟悉,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,他继承了李白的传统,也是问月,问月也问出人生哲理来了,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”,人生总有一些悲欢离合,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,这不稀罕,就像月亮,月亮也有阴晴圆缺的时候,任何时候都圆满是不可能的,终有坎坎坷坷,悲欢离合的时候,此事古难全,这是规律,不可能没有。关键在于哪里呢?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希望我所思念的人和我一样健康长久,我们在千里之外可以共同欣赏月亮,“千里共婵娟”,共同欣赏美好的月亮,共渡美好的生活,这就是对月亮阴晴圆缺和人间悲欢离合联系起来的一种哲理思考。结论是什么呢?要留在人间,在人间要怎么样呢?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,把对月亮的感悟和人生的哲理笼统了起来,提升到了这样的高度。

所以中国人跟月亮的文化心理,这种感受,一代代的积累、积淀成一种民族文化心理,我们看到的月亮不光是没有生命的圆月,在中国人的心中,月亮是有生命的,浸透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,而且让中国人感悟到了许多人生哲理。所以中国人对月亮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。

借助这种深厚民族文化的积淀,在中秋节到来之时我们可以广泛开展赏月游,中国人把山水之好,(对)月亮的欣赏都当做一种人生的调节,人生精神生活的一种调节,爱好山水,这是中国历代雅士文人的共同爱好,(可以)调节身心。


我们现代人喜欢旅游,把旅游和赏月结合起来就可以开展赏月的文化产业。我们历来有很多赏月盛景,西湖的平湖秋月,三坛映月,北京的芦沟晓月,芦沟桥上有一个碑我记得好象是乾隆题的,“芦沟晓月”,前段时间芦沟桥底下没水了,芦沟晓月看不到原来的景致了,但现在我听到北京已经有规划了,要把芦沟桥复原好,芦沟桥的水和石狮子都要修复好,所以将来芦沟晓月的景致又会出现,我们在中秋之夜还可以到芦沟桥欣赏芦沟晓月的盛景。

我们对看月亮的盛景修复重建,还开辟赏月专线,把这种民族传统恢复起来、复兴起来,是一条很好地开展民族文化的途径。

中国人对月亮有很多想象,必然会反射到对人间的许多想象上来,“今人不见古时月”,但“古月依旧照今人”,这个月亮是古代就有的,今天还依旧照着今天的人,所以月光是永恒的,中秋节也是永恒的。借助对月光、月亮的想象,中国人对人间也有了许多祈愿,天上月圆,地上人团圆。“花好月圆人团圆”,对着月亮,人们产生了一种人间团圆的祈愿。
相关日志
中秋节(二)
Tags:
发表评论

昵称

网址

电邮

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[登入] [注册]